下载中心

开放基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下载中心 -> 开放基金 -> 正文

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21

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2025年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


一、简介

(一)立项目标

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于南昌工程学院, 围绕流域—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保障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需求,聚焦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保障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南方丰水地区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节约集约利用、城市水文极端事件监测、评估及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难题,以多尺度水文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节水以及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为重点研究方向,全面服务国家及地方水利科技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推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保障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吸引国内外人才,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实验室特设立“开放课题基金”,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现发布2025年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热忱欢迎和邀请国内外研究人员积极申请。

(二)重点支持方向

1. 多尺度水文循环及其伴生过程

主要支持内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循环、伴生过程与耦合机理;典型区域水环境、水生态演变过程与水文循环耦合机理;城市水循环与水文极端事件发生机制。

2. 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节水

主要支持内容:干旱传递过程、效应及调控;旱灾精准感知与风险评估;复杂水资源系统分析与智能调配;现代水网智能调控与水资源全域配置;综合节水理论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 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

主要支持内容:城市水资源耦合平衡与高效利用理论;城市水文极端事件监测、评估及安全保障技术;城市水资源调配关键技术。


二、申请要求及评审

(一)资助对象

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保障领域相关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科研人员。

(二)申请条件

1. 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不满足学位或职称要求的申请人,需有两名同行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推荐。

2. 申请者与课题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已发表过相关前期成果者优先,无学术不端和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3.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2家,其中南昌工程学院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需作为参与单位之一,且至少有一名本实验室固定成员参与。各方需进行实质性合作,签订相关框架协议,对任务目标、资金分配和使用、考核和知识产权等做出明确规定。

4.每位申请人限申报一项(含在研尚未结题的开放课题)。

5.符合本基金指南资助范围,不得重复申报已获其他基金资助的项目内容。

(三)申报程序

申请人从实验室网站(https://swzy.nit.edu.cn/)下载并填写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非标准格式的申请不予受理。申请书打印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到本实验室电子信箱(邮箱:30030106 @nit.edu.cn,电子版与纸质版申请书须内容一致)。

2025年度接收开放课题申请书的截止期为2025420日(以电子版申请表邮件接收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实验室随后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择优资助。评审结果将公布于实验室网站,并通知获批申请者签订课题合同。

三、课题管理与经费管理

1. 2025年实验室开放基金计划资助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左右,重点项目资助力度为5万元,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1-2年;一般项目资助力度为2万元,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1。最终立项课题数量、资助经费及形式,根据实验室经费、课题申请数量、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 根据南昌工程学院有关规定,开放课题经费不外拨,由实验室统一管理,由一位实验室成员作为校内联系人辅助处理课题经费使用和报销事宜。开放课题结题后,剩余经费由实验室统一管理,原则上不再用于结题课题的后续费用支出。

3. 本次开放课题基金的经费支出可包括以下方面:

1) 科研业务费(包括实验材料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等)

2) 学术活动费(包括学术会议差旅费、科研调研费等)

4. 经费报销需符合南昌工程学院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具体要求另行告知。

四、结题要求

1. 受资助课题应按年度提交进展报告,对于没有充足理由未能按进度完成研究计划的课题或经费使用不当的课题,实验室主任有权暂时中止或取消资助资金。

2. 课题执行过程中,如需改变或推迟计划,需提前三个月向实验室提交书面申请,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执行。

3. 课题结束后三个月内,课题主持人(申请人)应提交课题结项材料,包括:

1) 结题报告(研究工作总结)

2) 学术论文、专著、专利、软件著作权、成果评议、鉴定和报奖资料等成果证明材料

4. 开放基金课题在发表成果(包括论文、申请专利等),在列出作者所在单位的同时,必须署上本实验室以及资助课题编号,且应将本实验室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未标注署名(或标注不规范)的成果不计入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

5. 重点项目要求发表中科院一区以上的SCI论文不少于1中科院二区以上的SCI论文不少于2篇,或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一般项目要求发表中科院二区以上的SCI论文不少于1篇,或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且应标注本实验室为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为了体现合作交流效果,参与课题的本实验室固定成员为通讯或第一作者。

6. 成果署名与所有

开放基金课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归实验室与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共同拥有。同时课题所取得的成果署名要求如下:

1) 论文:应署“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或“Jiangx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为排序第一单位;注明“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编号)

英文;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of Jiangx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No.)

2) 著作:扉页上应标署“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3) 专利、软著:南昌工程学院应为(共同)权益人;

4) 鉴定成果、奖项:应署“南昌工程学院”为该项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之一。

五、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89号逸夫水利楼

刘老师

电子邮件:30030106@nit.edu.cn

网址:https://swzy.nit.edu.cn/




水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20253